一次令我终身难忘的学习培训

 庞宏捷

 

200510月和2006年元月,作为合唱艺术的执著追求者,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中国合唱协会在北京金帆音乐厅举办的合唱与指挥培训班。大师们的讲课,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在培训班里,我们领略了欧洲合唱艺术的发展变化,聆听和欣赏了世界合唱经典之作,观看了大师们一流的合唱排练,大师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合唱指挥艺术作了精心的讲授。

杜黑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大量的巴洛克和古典时期的作品,使我们感受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弥撒曲的宁静与端庄,那湖水涟漪般的旋律美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听了“天使之翼”男童声合唱团的演唱,使我们对合唱声音的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吴灵芬老师的讲授与排练使我们感到了她的指挥技巧娴熟和案头工作的缜密。她善于把很复杂的节奏用巧妙的手法简化,将不容易掌握的音准用和声分析的办法给学员们以启迪。在指挥的图式上她力求简单大方、击点准确。

桑叶松老师从起声的预示、休止符的处理以及合唱指挥应具备的各种技巧给予了精彩的诠释,使我们这些学员们茅塞顿开。

年迈的唐江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当年《长征组歌》的全部排练过程,我们仿佛和他一起回到了那个排练现场,一同去领略了中国红军精神和长征的伟大,如果不是亲自在现场聆听大师课,亲眼看到唐江老师的风采,你怎么也不会想到,当年在舞台上指挥《长征组歌》的青年军人指挥竟是今天站在课堂上讲大师课80岁高龄的老头。

张以达老师为我们传授了如何用感性的声音色彩、理性的听觉去控制音准;去感受橫向旋律的流动和纵向和声的连接。

最为感人的是杨鸿年老师拖着病体为我们讲学,并带来了他的少年女子合唱团。听着孩子们那天使般的歌声,把人们带进了一种美的享受,那歌声就象清澈的泉水、沁人肺腑。当孩子们唱到《感恩的心》时,所有的学员们都在颤抖,那满含深情的歌声回荡在金帆音乐厅。

肖白老师系统的教学使我们对合唱历史的发展有了明晰的认识。他指出:合唱指挥必须摆脱技术的束缚,进入更深层的文化,指挥工作要做到通过作品分析,挖掘作曲家的内心世界。并通过指挥者的丰富联想及多变的手势,揭示作品更深层的内涵。

肖白老师还启发了我们合唱声音的概念:“要对着上帝歌唱而不是敌人,是发自内心的倾诉;是气韵贯通的声音和谐,乃是合唱所追求的最高形式美”。

通过培训,学员们受益非浅。我们忘不了所有老师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忘不了孩子们的歌声,忘不了金帆音乐厅,北京的文化又一次打造了我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