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全国首届合唱作品编创讲习班的通知
为丰富合唱音乐创作、普及合唱作品编创知识,帮助合唱指挥者解决对合唱作品结构及其编创技法等方面知识的不足,提高广大爱好合唱编曲者的写作技巧,由中国合唱协会主办、中国合唱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承办、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协办的“首届合唱作品编创讲习班”将于2014年1月在河南大学艺术学院举办。本讲习班主要面向大专院校作曲专业学生、研究生与需要掌握合唱编写知识的合唱指挥者以及业余作曲爱好者讲授合唱写作与改编的基础知识。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授课方式与内容:
本讲习班采取集体课、小课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
授课内容:合唱写作基础知识、合唱编配技巧、学员作品修改,学员作品音乐会等。
二、具体教学内容:
合唱编配的基本手段——声部、记谱法、音程、合唱织体(同节奏,音型,长音,复调等)及声部的组合方式;
合唱改编的再创作—— 对原曲的结构发展(增加引子、尾声、增加对比和发展段落) 旋律发展、节拍发展、调性发展、分节歌的变奏发展。
“单对位法”对合唱改编的重要性:单对位法在历史上的功绩与沿革;单对位法在当代合唱改编及创作中的应用。
合唱作品写作中的音调处理及复调手法的运用。
合唱写作民族性与现代性结合的写作手法。以《天湖.纳木错》、《靖西.田野对歌》及国外现代作品为例。
旋律的写作,合唱的编配;《黄河大合唱》赏析。
如何在大型合唱作品中运用戏曲音乐元素进行创作——以民族交响合唱《木兰辞》为例。
三、授课时间:2014年1月15日报到,1月16日至20日授课。
四、收费标准:中国合唱协会会员1600元,其他学员1800元(含教材费、讲义费、结业证书、学员证与照片费)。
五、报名时间: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1月15日。
六、报名方式:学员可直接从中国合唱协会网站下载“全国首届合唱作品编创讲习班报名表”,填写后发至cca135@sina.com邮箱,并及时办理缴费手续。中国合唱协会联系地址:北京朝阳门内大街甲55号525室。
七、联系电话:010-64276240
010-58110595 010-58110569传真:010-64289973
邮箱:cca135@sina.com邮编:100010联系人:夏婉娴
房巍 马伟营。
八、讲习班报到地点: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艺术学院一楼贵宾室。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联系人:袁凯(13693782501)、张娇泽(15870002226)、刘慧雅(15226006168)。
温馨提示:1.学员在办理报名手续时,如有自己认为比较成功的作品或习作(附音响小样),请发至cca135@sina.com邮箱,以供专家在上小课时批改及结业音乐会使用。
2.学员用餐在中心食堂,每天约30元;住宿在河南大学学术交流中心,标准间每人每天约100元。
3.学员往返差旅食宿费自理(由协办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帮助联系住宿)。
中国合唱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
2013年9月1日
附件一:
全国首届合唱作品编创讲习班课程表
日期 |
时
间 |
内
容 |
地
点 |
负责人 |
1月15日 |
(8:00-5:30) |
报到 |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
袁凯、张娇泽、
刘慧雅 |
晚上(7:00-8:30) |
合唱专场音乐会 |
音乐厅 |
陈家海 |
1月16日 |
上午(8:30-9:00) |
开
幕 式 |
音乐厅 |
主持:
张
弦 |
(9:00-11:30) |
合唱编配的基本手段——声部、记谱、音程、合唱织体、声部组合》 |
主讲:
陈国权 |
下午(14:30-17:30) |
《合唱编配的再创作——对原曲的结构发展、旋律发展,节拍发展,调性发展,分节歌的变奏发展》 |
音乐厅 |
主讲:
陈国权
|
晚上(19:00-21:00) |
习作修改或自习 |
音乐教室 |
小班导师 |
1月17日 |
上午
(9:00-11:00) |
《“单对位法”对合唱改编的重要性》
一、单对位法在历史上的功绩与沿革;
二、单对位法在当代合唱改编及创作中的应用。 |
音乐厅 |
主讲:
张以达
|
下午(14:30-17:30) |
小课、习作修改 |
音乐教室 |
小班导师 |
晚上(19:00-21:00) |
习作修改或自习 |
音乐教室 |
小班导师 |
1月18日 |
上午
(9:00-11:00) |
合唱创作中音调处理及复调的运用 |
音乐厅 |
主讲:
戴于吾 |
下午(14:30-17:30) |
小课、习作修改 |
音乐教室 |
小班导师 |
晚上(19:00-21:00) |
习作修改或自习 |
音乐教室 |
小班导师 |
1月19日 |
上午
(9:00-11:00) |
《合唱写作民族性与现代性结合的问题》
一、合唱写作民族性与现代性结合的写作手法;二、作品写作体会:1)《天湖.纳木错》2)《靖西.田野对歌》三、分析一首国外现代作品。 |
音乐厅 |
主讲:
曹光平 |
下午(14:30-17:30) |
小课、习作修改 |
|
小班导师 |
晚上(19:00-21:00) |
习作修改或自习 |
音乐教室 |
小班导师 |
1月20日 |
上午
(9:00-11:00) |
如何在大型合唱作品中运用戏曲音乐元素进行创作——以民族交响合唱《木兰辞》为例 |
音乐厅 |
主讲:
陈家海 |
下午(14:30-17:30) |
《合唱创作的几个问题》
1、旋律的写作;
2、合唱的编配;
二、分析《黄河大合唱》的创作手法。 |
音乐厅 |
主讲:
张 坚 |
晚上(19:00-21:00) |
闭幕式
(颁发结业证)
学员作品音乐会 |
音乐厅 |
负责人:
陈家海 |
1月21日 |
|
离会 |
|
|
备注:
1、本讲习班共分5个小班,由戴于吾、张以达、陈国权、曹光平、张坚老师各带一班负责答疑、帮助学员修改作品。
2、经导师修改后的作品由本小班负责视唱。优秀作品由河南大学艺术院合唱团在结业音乐会上演唱。
3、学员的优秀作品征求本人同意后,将由中国合唱协会向全国合唱团队及出版单位推荐。 |
附件二:全国首届合唱作品编创讲习班报名表下载
附件三:
授课专家简介:
戴于吾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人民音乐出版社原总编辑、中国合唱协会顾问。曾创作声乐作品约三百余首。其中,童声合唱套曲《素描三首——春雨沙沙、铃兰、蒲公英在秋风中微笑》得到了较广泛的传唱。出版专著有《童声合唱曲2O首》、《小伙伴的歌--少年儿童歌曲80首》、《声乐曲50首》以及《忆江南—诗词歌赋篇》光盘(在台湾出版)等。
张以达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中国合唱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学院兼职教授。讲授《对位及合唱改编》及《合唱音准学》课程。主要合唱改编作品《猜调》、《咚咚喹》、《编花篮》、《采茶》、《小姐姐的摇篮曲》、《五指山的掠影》、《沂蒙山歌》等。
陈国权
武汉音乐学院教授、解放军艺术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合唱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从事曲式、作曲、指挥专业。专业论文有:《论印象结构——德彪西的曲式思维与结构形态》等。专著有:《歌曲写作教程》《陈国权教合唱指挥》《陈国权合唱歌曲集》《合唱编配》等。合唱改编作品有《天路》《龙船调》《南屏晚钟》等。
陈家海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合唱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合唱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作品有:混声合唱《祖国最可爱》、女声合唱《好似一对金凤凰》、民族交响合唱《木兰辞》(合作),专著《合唱名曲指挥设计》。
曹光平
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合唱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创作有11部交响曲、50多首合唱作品及其它作品数百首,其中30多首作品在国内外获奖。出版了《前卫、中卫、后卫》、《小型作品作曲法教程》、《曹光平艺术歌曲集》等著作和作品集。
张坚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中国合唱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历任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艺术指导、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教授。主要作品:为国庆天安门游行谱写《文艺大军进行曲》。女声独唱、合唱《神奇的高原》获全国广播征歌金奖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