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满月光的日子

—写在月光合唱团成立二十周年之际

                                                 文:司洛锋

月光,一向是美丽、浪漫、和谐、美好的代名词,也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浅吟低唱、借以抒怀的美好载体,更是当今音乐爱好者争相传唱、常歌常新的永恒主题。我想,“郑州月光合唱团”的命名,不一样是借月光美好的名字和寓意吗?所以,对于有幸加入这个优美名称的合唱团并跟大家学习的时间,我称之为“洒满月光的日子”。

加入月光合唱团,大约可追溯到十几年前。那时候我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是当时月光合唱团的贾艳姐姐介绍我入的团,我清楚的记得主考官是来自漯河职业学院的李老师,自己先进行了一段视唱,之后又演唱了一首民歌和一首俄罗斯歌曲才算过关。只可惜那段美好的时光持续时间并不长久,我因为调到外地工作而遗憾中断。

2012年秋,时任月光合唱团团长的贾艳姐姐再次邀请我参加合唱团,当曾经魂牵梦绕的合唱机会又一次来到我面前,几欲泯灭的希望之火瞬间开始熊熊燃烧,深爱歌唱的我焉有不参加之理,毫不犹豫地我又回到了月光的怀抱,开始拥有那温馨惬意、洒满月光的日子。

重入月光,和以往的感受分外不一样。如果说第一次是对新环境充满好奇,那么这一次更像是回家。“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就是我当时心境的写照。当月光的清辉开始洒进了我的心扉,当美妙的歌声在我心头荡漾,当和谐的氛围开始环绕在我的周围,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豪油然而生。事实上,充分领略到合唱的魅力已经使我热爱有加,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光之家更使我流连忘返。

在月光,我认识了很多德艺双馨的老师,他们中间既有在岗或刚刚退休的资深美女,又有年过花甲的机关老干部,甚至还有在校的大学生,包括指挥,也是充满朝气活力的大学年轻老师。这些年龄、工作、生活背景反差都特别大的歌唱爱好者,用热爱、真诚、信心和毅力,在刘营光老师的指挥下共同演绎出了最美的月光奏鸣曲。在月光,我跟邓碧鲜、王学明老师学习歌唱技巧,跟任军、任巧枝老师探讨舞蹈表演,跟张五星、王华老师交流发声心得,协助董老师、贾团长组织文体活动等等,平凡的岁月里平添了许多歌声与欢乐,而这些与皎洁的月光交相辉映,如夜空的繁星一样熠熠生辉。

月光是个有大爱的团队。加入月光以来,我听到过很多感人的故事,无需多说有多个老师为月光不计报酬的辛勤付出,有人慷慨解囊贡献出财力物力,也不用赘述贾团长、刘指挥动用很多个人资源支持月光,仅仅因为荆老师在海南参加合唱病倒时被所有团员牵挂这件事儿就足以让人感动不已。虽然我没有亲见,但耿老师临时留下照顾,大家在群里的嘘寒问暖和出谋划策,无不让人感受到月光是一个充满温馨、和谐、友爱和力量的大家庭。

月光还是个战绩辉煌的团队。成立近二十年来,月光合唱团获得大大小小的奖项不计其数,单就去年在香港国际合唱节、中国十七届中老年合唱节以及今年的海南国际合唱节屡获金奖就足以说明问题。曾经有位好朋友跟我讲:“很难想象一个缺少经费的业余团体能一如既往地坚持歌唱二十年并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而我骄傲地告诉他:是热爱、是坚持、是传承,是选择了美好的月光人造就了今天的月光合唱团。

在月光,你分不出年龄大小,因为每个人都很年轻;在月光,你很快乐,因为大江东去的慷慨激昂和小桥流水般的娓娓吟唱会将寂寞和不快挤的无影无踪;在月光,你会时不时经历一场心灵的洗礼,会经常让浮躁的心儿在宁静的港湾停泊;间或,月光还会应邀友情出演、积极下乡慰问,将快乐的歌声和正能量传递给周围他人。每当完成一首乐曲,每当演出获得成功,姐姐们的争相留影和大哥们的侃侃而谈一定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再现。我常跟学音乐的儿子讲:学音乐的人懂得感恩、懂得欣赏、懂得浪漫、懂得珍惜、懂得谦卑,正因为懂得多所以你也会做的好,最终收获的一定也是赞美和成功。

而今,月光走过二十年。当连绵起伏的旋律汇成记忆中的珍珠,当合唱队员特有的个性和魅力闪耀人性的光芒,又有谁不为这凝聚特有气质和内涵的月光合唱团点赞呢。此时此刻,我也想用歌声、用心为月光歌唱。因为辉煌的历程常常伴随着困难和艰辛;我也希望,自己能和月光一起走到下一个二十年甚至更长。更因为,洒满月光的日子是永远是我人生中最值得铭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