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李俊生副理事长对基层合唱团专业指导的
理念与经验

在第十届大河风各团队紧张集训、进郑展演前夕,河南省合唱协会副理事长李俊生教授受漯河市老干部合唱团之邀,于10月17、18日,在市老干部合唱团,漯职院音乐舞蹈系学生合唱团等合唱团队进行了指导。虽然第十届大河风合唱展演已经结束,但老师对合唱的深刻理解和多年的排练经验让我们受益匪浅、印象深刻。我们稍作整理,与大家分享。
李教授在漯河两天的活动中,针对中老年合唱训练的普遍难点,提出“音乐技术达到基本够用,咬定声音技术永不放松”的“两个技术”指标的主次观,并贯穿于整个指导过程。为改善中老年声音的“位置低,嘴不开,面肌松”而形成的松懈,暗淡,粗笨的声音形象,针对汉语音节与内外腔形关系,李教授用“闭拉开合”四字诀有效改观,针对共鸣腔打开不稳不持续而导致的不通掉位,音色混乱的通病,李教授“永不合口原则”使大家很自觉的找到了“头上拎住,颈腭撑住,气位拧住”的“气字不出口,声能可上头”的歌唱体验。李教授始终诚恳表达自己只是一个认真学习的业余合唱指挥爱好者,所有的感悟都来自于广大业余合唱爱好者的互动所得,基本合格的指挥应是在与队员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在与合唱团员的互动中,李教授严肃但平和的传递了一个态度:所谓的专家指导,必要的协会帮扶,目的是增强纽带,目标是正确呈现,核心是为了繁荣。李教授忘我的指导坚定了大家信心:一是鼓励赞赏老干部队伍有所学有所乐有所成,称赞该团二十年坚守与提高的可贵与荣光,对于迎难而上的选择并完成的颂扬题裁《追寻》给予充分肯定,对于声音声部的潜力挖掘,李教授短促有效的引导改善了整体声乐形象,将作品主张与词汇字句,场景情景,身体肌肉的张驰等因素关联捆绑。建议指挥肢体图式与音乐节点,声部切点,语汇标点有的放矢,指向契合,极好点燃了全团队员的学习歌唱的激情。二是加班加点赶赴漯河职院音舞系,赞许了年轻指挥的专业担当,合唱学生高质量的训练成果,李教授仅用短暂一小时,点化了合唱运动中字头的“短巧清灵”与“音义”的关系,互动了高位置保持与韵母腔形稳中收放的“声韵”统一性。三是与漯河激情合唱团、金笛艺术初心合唱团同台交流中,善意的提示《你家在哪里》如何获得满意的音响效果,告戒不可为“合”而合,唯“美”而美。要把握作品“虽歌含戏”的合唱风格。曲词的逻辑重音要敢于声上的去,气沉的下,用好个别行腔的巧妙甩腔。同时肯定了队伍在场只有部分,却能完成作品,基本平衡,侧面验证了训练的有效性和单兵过关率。李教授对漯河激情合唱团的原创作品即将呈现给予热切期待,对指挥的创作与训练由衷肯定,但对声部间男女音色与通道“沉,粗,懈,浊”提出不同建议,现场比较示范,获得双方认同,并立竿见影的使男高声部找到了可行路径,与女中声部几近相融。
通过这次李俊生副理事长到我市几个基层团队进行的帮扶指导,各个合唱团团员积极参与,充分感受了这场合唱艺术教学的洗礼,大家纷纷表示:要按照李教授的指导要求,在今后的排练和演出中更加注重细节,并通过不断实践来提升自身的合唱艺术水平。相信通过这次的指导课程不仅提升了合唱团的艺术修养,也让大家对合唱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会更好的推动漯河市群众合唱文艺的普及和发展。
漯河合唱
2024年11月0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