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
▏
王巍——为合唱倾注心力的奔波者

9月28日,主题为豫出彩·一起来“唱响新时代·奋斗新征程”第十届河南省大河风合唱展演暨第三届河南省中老年合唱节展演(豫南片区)暨舞钢市庆祝建国75周年惠民文化活动圆满落幕。在现场,团员之间,团队之间,人们互致问候,热情道别。“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丰富繁荣舞钢市社会文化,助力文旅融合发展,展现舞钢市独特的文化魅力起到了积极作用。”舞钢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卢杏枝说。在展演现场,看上去仍一身疲惫的河南省合唱协会副理事长、豫南片区总负责人王巍对我说“看到大家如此开心,收获满满,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值得。”

——亲眼目睹了他的付出和努力
每两年一届的“大河风”合唱展演和河南省合唱节早已成为全省靓丽的文化艺术名片,受到广大合唱艺术爱好者的喜爱和信赖。
今年8月中旬,河南省合唱协会关于“第十届河南省大河风合唱展演暨第三届河南省中老年合唱节实施方案”下发后王巍老师便迅速组织落实。 “疫情过后,各地社会合唱团变化不小,更是面临排练场地、能力提升、活动经费等诸多困难。”漯河市合唱协会积极了解各个社区基层合唱团队及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音乐与舞蹈系合唱团、漯河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合唱团的参赛报名和排练情况。

为切实组织好豫南片区的合唱展演,8月份以来,王巍老师通过多种方式与各地合唱团长进行沟通摸底,了解线上展演和线下展演的实际反映,制定具体方案。
为确定线下展演场地,他数次往返于各县和平顶山市之间,对多个候选场地进行实地考察和比较。他不仅关注场地的规模和设施条件,更注重场地的交通和安全因素。经过多次沟通协商,最终确定了最符合活动需求的场地。
为了确保活动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益,他与相关部门反复沟通协调,从参与者的食宿和交通问题、文旅推介宣传、节目单的设计和内容、志愿者服务对接等事宜,他都一一把关。此外,他还多次召开宣传工作筹备会,与相关人员一起讨论策略方案,确保展演活动有效进行。
面对纷繁的事务以及自己所带合唱团排练日程的紧迫和大河风演出的紧张筹备工作,王老师总是以积极的态度,沉着有序地一一处理。“我们亲眼目睹了他的付出和努力,他不仅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更让这场展演活动充满了活力和精彩。”舞钢市文化馆梦之声合唱团团长李晓宏说。

——致力于为合唱艺术爱好者服务
豫南片区辖许昌市、平顶山市、漯河市、驻马店市、信阳市、南阳市等六个地市,是我省合唱展演5个片区中人数较多,面积较大的片区。
为积极响应河南省合唱协会“活力合唱团帮扶活动”的倡议,王巍老师每到一地,不顾旅途的疲惫与天气炎热,第一时间赶到合唱团排练现场,与那里的合唱团员展开互动交流。他的眼神中充满了鼓励与期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合唱团员们指点迷津。
什么是合唱的好声音?合唱人应具备哪些“特异功能”?要想唱好歌、必先做好人,唱合唱既要有愿望更要有准备,要掌握合唱的“三声一鸣”技术,合唱团要发挥好“四个功能”等等,从合唱理念到合唱技术,从合唱管理到合唱作用,每到一处王巍老师如数家珍,毫不保留的一一道来,他亲切幽默的讲话风格和清晰高效的排练作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团员们声声夸赞。
王巍说:“全省群众合唱的繁荣,是实现合唱强省的基础,这当中离不开咱们每一位团长、指挥的辛苦努力,业余合唱团都很不容易,带团更是难。省合唱协会提出活力合唱团帮扶工程,老合唱人有责任为大家服务。”

——他是合唱的“傻子”
今年元月,王巍老师在“世界合唱比赛”媒体平台发表《合唱的“13点”诉说》一文,受到全国合唱界的广泛认同和热评。
许多网友在评论区写道:“因为参加合唱团而使我们退休生活丰富多彩、快乐并且有意义……我是一名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普通音乐爱好者,从事着最基层的合唱团日常排练工作,看了这“十三点”感触很深、受益匪浅、感同身受。”“合唱十三点写的实实在在,对我们合唱团起到指导帮助作用,讲的面面俱到,受教了。非常谢谢!”

“作者总结自己多年从事合唱事业的经验感悟,从合唱事业的本质、社会意义、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等,多角度阐述什么是合唱,为什么要合唱,怎么做好合唱等。推心置腹、娓娓道来。文章有温度,有格局,有志向!获益匪浅!学习了!”……
合唱不好玩,他既是个专业活儿,更是件公益事业。没有爱心情怀,很难做下去。
交谈中,王巍老师告诉我:“25年来,合唱团从青年团,到中老年团,团员年龄越来越大,真出了事,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风险大啊。可面对喜欢你,又喜欢合唱,积极性这么高的团员们,真是舍不得放弃,只有带领团员们一步步前行。”
的确,合唱团一年一年走下来,王巍老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放弃。正是王巍老师执着于合唱精神的传承,心存对合唱的信仰,坚持在合唱朝圣中携手同行,让他这个合唱的“疯子”“傻子”带着一群人只为合唱这一件事,一做就是25年。

——合唱也是一项公益事业
合唱,既是一门专业艺术,也是一项公益事业。功利心强的人玩不了,也玩不长合唱。
作为“全国百佳最美志愿者”、“河南省优秀文化志愿者”,王巍老师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他的影响带动下,有更多的合唱人加入到了文化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
平顶山和谐之声合唱团、平顶山蓝海合唱团、久久合唱团、红月亮合唱团、夜莺之声合唱团、河南知青新鹰合唱团等团队纷纷走进乡村、社区、校园、公共文化空间开展文艺演出。特别是近年来,在平顶山市“文化大叔”志愿服务、乡村文化合作建设中,人们常常能看到王巍老师忙碌的身影。
王巍老师:“每一支合唱团就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一支力量,让合唱更好的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既是为群众合唱发展注入了活力,也是每一位合唱艺术爱好者的文化自信,合唱自信。”


——对合唱的期许还有很多
有些合唱团团长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动摇,他总是一个劲的鼓劲儿,加油,安抚了许多合唱人的心。
王老师为合唱忙碌的身影感染着每一位合唱人,每一次的努力都展现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驻马店市老干部大学金色年华合唱团团长崔建秋夸赞:“王巍老师接地气、有情怀、有专业,为群众合唱事业发展无私奉献,奔波忙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如何实现“合唱艺术的群众化,群众合唱的艺术化”?如何让更多的人喜欢合唱、参与合唱?如何改革团建、让合唱团顺应社会良性发展?如何加强团队管理、营造良好的合唱生态?……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探索和解决。
合唱团不能滋长“团串子”的存在。合唱本就是一种生活,弄懂“我合唱、我快乐、我健康、我进步”才是最重的金牌。
不知不觉已到了年底,王巍老师一年来艰辛劳作,也有委屈、误解和打击,也有不少的收获,他正默默打理过往的积累沉淀,重拾坚定前行的信心。


在未来的日子里,王巍老师将继续秉持着公益情怀和专业态度,为合唱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由平顶山日报记着撰稿;
转自漯河市合唱协会公众号
2024年10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