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我协会常务理事潘家贺老师

入选2023年“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

 

近日,经河南省各地市、各高校评选推荐,专家评审、网站公示等环节,由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河南省教育厅举办的2023年“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评选获评名单公布,本次共评选出年度教育人物10人,我市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潘家贺老师入选。

 

 

“潘家贺老师是我们的师德典范,是最美教师群体的杰出代表。让我们共同聆听他的报告,感受师德模范成长的心路历程,从榜样身上汲取前进的智慧力量。” 这是在2023年河南省“奋进新征程,志做大先生”“出彩河南人”最美教师巡回报告时对潘家贺的评价。潘家贺赴全省8个地市和高校,现场和直播几十万教师和学生聆听,面对鲜花与掌声,潘家贺无比的激动,眼里含泪水,脸上盈笑容,14年里和这群视障学生、农村留守盲童、孤儿盲童们的日日夜夜在他的心头风起云涌——

 

机缘偶遇,爱心引领他步入了特教天地

遂成不悔的坚守

 

2009年,潘家贺还是商丘师范学院音乐系学生,一次机缘巧合,来到我校辅导合唱团。教视障学生唱歌时,潘家贺老师看到这些孩子虽身有残疾,学习却非常用心,这使他很感动,也使他认识到音乐对健全孩子来说是锦上添花,对用声音感知世界的孩子来说却是雪中送炭。由此,他蒙生了一个念头——毕业后留在这群渴望学习音乐的孩子身边,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位专业、敬业、有爱心的小伙儿,毕业后面对多项选择时,他毫不犹豫地来到了这所特校。

踌躇满志的他,刚到盲校时便受到了挫折。“当时我还不怎么了解盲童这个群体,首先交流就是一个大问题。其次,有些孩子还不会盲文,学文化和音乐都无从下手,合唱排练更是步履维艰。”潘家贺回忆起那时的经历仍有些唏嘘。“说实话,刚进入特校后面对视障儿童,比起进入省级音乐团队或任职普通中小学校的同学,我不免有些失落。”当时,当他一时陷入迷茫与苦闷的时候,他孤儿出身的父亲鼓励他:先天失明的孩子是苦命人中的苦命人,更需要爱心与帮助,只要用心,没有做不成的事!

潘家贺说:“父亲的激励,给了我前行的动力,我更加坚定了坚守初心的意志。

 

感同身受,用爱的汗水滋润孩子们的心田

他是老师也是朋友

 

爱的起步是从亲身体验开始的。为了感受失明孩子的心理,更好地与视障孩子沟通交流,潘老师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把自已的眼睛蒙起来,用盲人的方式去适应一切生活细节,为此在家里经常打翻东西,磕碰跌倒也是常有的事,妻子戏笑说他也能像盲人一样生活了。他说:“你可以试着闭上眼睛5分钟,在屋子里走个两三圈,然后再将这5分钟放大到一辈子,你就会有深切的感受,就能走进盲人的世界,触摸到盲人的心灵。”正是感同身受的体验,使他与盲童心心相通,很快融入了全校100多名盲童的群体。

爱事业,要先从爱孩子做起。身体有残障的孩子,在学习生活和心理上都需要呵护与帮助。潘家贺深深感到一名特教老师,更应该时时用心,不仅仅做学生的老师,还要做学生们的家长,更要做他们的朋友。他处处为学生着想,理解学生,喜欢学生,在合唱团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允许任何人歧视他的学生,把爱心融入到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中。

 

 

不懈追求,用爱的智慧点亮盲童的心灯

谱写无憾人生乐章

 

爱事业,就要执着探索与追求。盲童的音乐教育教学与常规的音乐教育教学有很大区别。视障孩子看不见世界的光彩,但他们的听力极其敏感,他们是用倾听来感受世界。潘老师根据盲童实际情况采取触摸式教学方法,让他们的用手代替眼睛获取感受发声方法;由于盲童孩子们学习能力、身体协调等方面差异很大,潘老师因材施教,一个学生一个方案,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孩子几十遍甚至上百遍的练习,全体30多个孩子都得学会,还得解决孩子厌学问题、一直学不会自尊心受挫折问题等。要付出大量的心血,才能让合唱团越办越好。

为了培养盲童的音乐兴趣与爱好,引导他们通过音乐与歌唱来体会表达内心的情感,对刚入学的视障孩子,潘老师都是反复给他们播放音乐、歌曲并讲解,引导孩子们欣赏音乐的美,使他们喜欢上了音乐与歌唱,脱离残障的沉闷,上升进入乐音的至美欢愉。 

十多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一群可爱的盲童,潘家贺谱写着自己别样的人生:“出彩河南人”2022最美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首批文明社团指导教师、河南省合唱协会常务理事……近年来,作为一名特教音乐老师,潘家贺多次在国培计划,省、市合唱培训中介绍盲童合唱团的教学经验,受到了专家的肯定和同行的称赞。 

潘家贺为了将自己所学专业更好的服务群众,公益创办商丘市应天之声少儿合唱团,坚持每周六排练,至今10年了,为商丘市热爱艺术的孩子公益教学600多次,近2000课时。他8年义务排练由全市130多骨干音乐教师组建的商丘市教师合唱团,几百次深入到学校公益指导数万名师生学习唱歌。开展公益讲座、公益演出、公益排练等活动上百场,受益群众数万人,在他的影响下,全市各学校正式成立了100多支合唱团,数万名学生参加各类合唱活动。2023910日在商丘市教师节表彰大会上,潘家贺作为全市唯一教师代表做典型发言,感动全市数万教育界领导、教师,他也多次接受《新华社》《河南新闻联播》《教育时报》等媒体专访报道,数千万浏览量。开一代风气,影响深远。

 

无私奉献,用爱的音符为盲童搭建梦想舞台

 

2014年,学校成立盲童合唱团时,起名“苔花合唱团”。潘家贺说:“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他们虽然是一群失明的学生,却有着自己的大梦想。我坚持用音乐启迪心灵,在合唱团这个小小平台上,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付出,孩子们完成了一首首歌曲的完美演绎,我们起这个名字,就是想以此来激励我们,像苔花一样,实现自己的价值,活出自己的精彩!”

学生黄亦琰的妈妈陈丽说:“我都不敢想孩子能在这么多的大舞台上拿奖。特别感谢潘老师的悉心教导,让孩子重拾了自信。现在孩子特别有成就感,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希望!”

特校合唱团毕业后上了大学,现在参加工作数年,已经拥有美好家庭的董慧慧,提起潘老师,哽咽了:“潘老师给我们亮着一盏灯,照耀着我今后的人生。没有潘老师的合唱团,就没有我的今天。” 在苔花合唱团共有近百名视障生考上了大学,自食其力,回报社会。

苔花如米小,盛开也芬芳。虽然在一所特教学校,虽说是面对一群失明的儿童,潘老师也有着自己的大梦想,想在这个小小平台上,谱写自己不一样的人生。2014年,他为合唱团制定了一年一个台阶的冲刺规划。10年,无数个日日夜夜,与孩子们一起登上了一个又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由市里到省里,从国家级平台到走出国门参加国际交流演出,他带领合唱团先后获得2023年勃拉姆斯国际冬季合唱节金奖、第15届中国国际合唱节童声组金奖、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世界的回声”合唱音乐会优秀展演奖(德国)、中国合唱节童声组金奖等大大小小50多项荣誉,被邀请参加2023年高等学校合唱指挥人才培养与教学研讨会优秀教学成果展示、中国第二届音乐教育大会工作坊展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公益合唱音乐会等活动。孩子们在收获荣誉的同时,更收获了生活的信心,收获了积极进取、向上向善的力量。漫步在校园里,教室内、走廊边、操场上,不时传来孩子们的几句清唱,这声音虽然充满童稚,但高亢有力,似乎能穿透命运加筑的墙,冲向更远的诗和远方。

“触摸你的微笑,我好像看到了光明。握着你温暧的手,我心里充满了温馨。哪怕风雨模糊了太阳的光泽,有你的爱我不会停止前行;你的爱是我的眼睛,我看见白云看见满天星星。”每每听到孩子们天籁般的歌声,潘老师都心潮澎湃,无比自豪和幸福,音符上跳动着色彩,孩子们能在歌声中看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更加热爱这个世界。此时让他感到脚下的路更长,肩上的担更重。他要怀着这颗爱心,用浓浓的爱点亮视障孩子们的心灵,引领孩子们

 

                                  河南省合唱协会秘书处

                                     2024年元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