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里的“乡村音乐厅”

——省合唱协会音乐文化志愿者建设“乡村音乐厅”

 

入冬以来,河南7.3万名注册文化志愿者打开了多维度“文化扶贫扶志”的崭新一页:在平顶山、商丘、信阳、驻马店、郑州、洛阳、新乡等10个省辖市的15个村庄的5.6万名父老乡亲,迎来1360名音乐文化志愿者,为“乡村音乐厅”揭牌、签订共建协议、开展惠民培训……这15个村庄的6200多名在校少年儿童有了音乐教师。中原大地荡漾起阵阵优美的歌声,如暖阳温暖着孩子们的心。

在平顶山市,为了建好“乡村音乐厅”,半个月前,平顶山市和谐合唱团团长王巍带着由高校教师、机关干部、音乐工作者组成的手牵手文化志愿团队,来到国家级贫困村鲁山县瓦屋镇篓子和村调研,征询乡亲们和学生们的意见和要求。贫困乡村的文化生活状况深深打动了文化志愿者,他们纷纷捐款,给乡亲们买来电子琴、书籍、音像制品。接连准备了一个星期,1216日天还未亮,他们就乘车直奔篓子和村。当天上午,随着志愿者们引人入胜的音乐演出和河南省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冯莉将篓子和村“乡村音乐厅”的牌匾交付到村主任手中,篓子和村“乡村音乐厅”正式启用。

听说洛阳牡丹文化志愿者要去新安县磁涧镇申洼村、江沟村和村民们共建“乡村音乐厅”,正在发烧的洛阳师范学院教授宋照敏和患病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授刘建国也特地赶来,他们和21名志愿者与当地群众、小学师生进行互动,向家庭困难的学生赠送文具,并献上精彩的文艺节目。宋照敏说:“提升农村文化生活水平需要我们,孩子们的教育需要我们,一定要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办好乡村音乐厅。”

由河南省文化厅主办的河南公益无限系列活动“万名音乐文化志愿者走进乡村共建‘乡村音乐厅’”是一项旨在发挥文化志愿者在农村精准扶贫、文化扶志示范作用而开展的项目。项目由河南省合唱协会、河南省文化馆、河南省阳光工程文化志愿者项目办与相关行政村四方共建,因地制宜、稳步实施“七个一”音乐文化活动:一个音乐文化志愿小组与一个行政村或者村办学校结对子,运用现有设施、场所、资源挂牌建设“乡村音乐厅”;每年因地制宜举办1次至2次“乡村音乐会”和其他2项音乐活动、演出;每年开办1次至3次公益性音乐艺术欣赏、培训;举办1次至2次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社区)音乐擂台比赛”;音乐艺术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的同时,与当地群众一起创作1件至3件群众欢迎、接地气的群众音乐作品,帮助辅导带出一支扎根基层的音乐活动队伍;开展一项近距离弘扬当地非遗、地方戏曲艺术、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技能的传承活动;帮助基层群众初步掌握一项时尚、新潮的健康音乐文化活动新技能、新本领。

今年,河南全省的合唱团体陆续面向基层群众开办“乡村音乐厅”,有序开展基层音乐文化志愿服务。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发挥文化志愿者在文化扶贫扶志中的作用,对接群众音乐文化需求,补齐村级音乐文化建设的短板,丰富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强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助力父老乡亲齐心协力奔小康。

 

                                        河南省合唱协会秘书处

                                           2016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