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练《咏梅》的几点体会
--新乡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牧野之声合唱团 赵国庆
由劫夫作曲、刘孝扬改编合唱的毛主席诗词《咏梅》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它那优美的主旋律、丰富的合声效果、细腻的情感表达,使作品的内涵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在建国60周年省、市合唱展演中,我们演出的无伴奏混声合唱《咏梅》受到了同行老师的一致好评,回想排练过程中的日日夜夜,有如下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 认真的案头准备
1、首先对诗词的创作时代背景进行了认真的查阅。1961年岁末,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重大压力,毛主席以他博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怀审时度势创作了咏梅,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决心。
2、其次又对陆游的《咏梅》进行了分析。陆游以他失落的情怀望梅生情,借梅花诉说他“寂寞独自开”的苦衷,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诗句,表达了失意后孤芳自赏的孤独心态。两首《咏梅》表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思想境界,无论从意境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不可同日而语。
二、作品分析
1、合唱作品的第一部分的赞美、抒情的手法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白雪皑皑的银色世界,在这雪白的世界里,只有梅花在迎风绽放,显得格外醒目。她是那么俏丽,好象少女在呼唤春天的到来。伴随轻缓的主旋律,飞雪、红梅相映成趣,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2、作品的第二部分,欢快的主旋律使我们仿佛听到了春天来临的匆匆脚步,听到了春姑娘那欢乐的笑声。声部的交替进入更使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就是梅花的心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更是梅花默默奉献,不求名利洁白如雪的崇高品质。作品反复咏唱这两句诗词,是歌曲达到高潮。
3、作品的结尾部分,以弱声、渐收慢的节奏,使我们激动的新逐渐平静下来。此情、此景使我们沉思:冰天雪地挡不住梅花的绽放,悬崖百丈冰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三、刻苦排练,认真领会
1、除了与团员共同领会歌词的意境外,我主要强调了一个“俏”,一个“笑”。梅花艳丽而不过分,是一种骄傲的充满自信的“俏”,梅花报春而不争春的“笑”,是一种含蓄的甘愿为人默默奉献的“笑”,是一种谦虚的“笑”。强调在演唱中,脑海里眼睛中一定要有画面:风雨、飞雪、悬崖、冰川、梅花百花丛中……
2、演唱中,强调轻声中带着美感,欢乐中带着俏皮,声部交替带者自豪,尤其是结尾处声音力度的把握是一个关键,轻而不虚,使人沉溺在春天的百花园中,如醉如痴、留恋忘返……
3、整个作品宏大辉煌,排练中要求每个团员演唱时,深刻领会作品的内涵,完美的表达作者以景抒情、以梅咏志的博大胸怀。
通过半年的努力,我们带着《咏梅》这部作品参加了市直工委举行的庆祝建国60周年演出,获得“金奖”,参加了省合唱协会的庆建国60周年合唱展演获展演奖。
以上仅是我个人在排练中的几点体会和感受,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正。